机械-整治塑料食品包装“乱市”需用重典
今年`3·15`前夕,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食品包装袋的监督抽查结果农村拆迁的标准是什么,抽样合格率为50%;2月,北京对1些餐馆使用的1次性塑料餐盒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40%,6成不合格;1月,广西南宁市卫生监督部门对该市各大超市、塑料彩印包装企业、粉面连锁店、熟食烧卤店等40多家生产和使用食品塑料包装袋的专项检查中发现,食品塑料包装袋合格率仅10%左右;去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包装(膜)抽查结果表明,除1般的塑料袋外,专用的食品包装袋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5%…… 这1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抽查数据,向我们证实:1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食品袋的卫生安全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资料显示,仅在北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就达近30亿个、1次性塑料餐具7亿多个、各种塑料瓶近5亿个,且有逐年增加上势。塑料食品包装制品的安全卫生与否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而目前的市场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以上的抽查中,执法部门公布的食品塑料袋和1次性餐具不合格缘由主要是使用再生塑料,添加国家不允许使用的填料或填料使用过量。这些伪劣的食品袋和餐具如果直接和食品接触,1些有毒有害物质就会污染食品,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伪劣的食品塑料包装是怎样来的呢?据笔者调查,这些产品主要来自山东、河北1带的不法小作坊式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有些连生产经营许可证都没有,乃至是在露天作业,生产环境10分卑鄙。为了取得更多利润,他们还大量使用国家明令制止用于食品包装的再生塑料原料制作食品袋,并大量添加滑石粉等无机填料,其产品卫生质量可想而知。 这些伪劣产品又是怎样顺利进入市场的呢?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我国对塑料食品袋和1次性塑料餐具还没有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这些不法企业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利用市场监管不严、消费者多数不能辨认伪劣产品的漏洞将不合格产品大量输入市场,不但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还直接冲击了合法生产企业的市场。 现在,国家将通过逼迫认证来打击伪劣塑料食品包装产品。因此,笔者呼吁政府相干职能部门捉住这个机遇,对塑料食品包装特别是用量很大的食品袋、1次性餐盒的安全卫生问题予以整理,加大对个体私营塑料袋生产企业的市场监管力度。要尽快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偷工减料、以劣充优、生产环境卑鄙、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个体私营小作坊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净化塑料袋和1次性塑料餐具产销市场拆迁补偿按户口本吗,确保其产品质量和卫生指标合格,保护广大消费者和正规企业的合法利益。